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Yahoo論壇】年薪百萬覺得窮?付出愈多勞動力能換來薪資成長率嗎?

 作者為商研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傅中原

 

近年來,我國勞動市場一直瀰漫低薪與勞動供需不均的現象,包含較早期22K的薪資問題、以及到近期一例一休所形成社會勞資階層對立的情況,均對我國勞動市場環境產生影響。勞動議題不僅直接地影響勞工生計問題,更深遠地影響我國未來經濟成長發展能量。

 

根據個體經濟學理論所述,勞工的薪資水準與其勞動力息息相關。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越高的勞動生產力意味勞動報酬將會越高,而勞動報酬越高也將帶動勞動者可購買的商品與服務就越多,同時也代表消費者擁有較高的福利水準。

 

為了分析我國低薪問題,需先對於我國勞動生產力歷年趨勢進行瞭解。下圖為我國自1982年至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勞動生產成長率以及資本生產力成長率。

 

若以勞動生產力呈現的趨勢來看,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勞動力成長階段(1982-2000年)、第一次勞動力成長趨緩階段(2001-2005年)、第二次勞動力成長趨緩階段(2008-2012年)以及勞動生產力復甦期(2013-2016年)。

 

在第一階段時,我國平均經濟成長率為9.66%,而勞動生產力成長率為7.59%以及資本成長率僅有0.44%,可知此階段的經濟成長來源主要係來自勞動力的貢獻,包含就業人口投入的增加、勞工教育品質的提升等因素帶動我國經濟成長,造就我國經濟奇蹟的出現。高勞動生產力對應較高的薪資報酬,此階段平均薪資成長率為6.93%

 

到了第二階段,因為個人電腦、資通訊設備以及軟體的革新,透過生產製程外包的方式,以價格更低廉的方式取得國外勞動力,改變全球供應鏈生產情況。資通訊設備的普及驅動此階段的經濟成長,但卻形成第一次勞動生產力出現停滯的現象。此階段的勞動生產力下降為3.19%而資本成長率大幅增加到2.19%。對應這個階段的薪資成長率卻大幅下降至0.83%

 

2008年因發生金融海嘯,造成全球需求面大幅衰退,直接衝擊企業經營。受到衝擊之企業採取裁員與減少生產投資等方式去因應此波影響。此階段經濟成長率僅有1.91%,勞動生產力更下降至0.52%,而資本成長率也同樣減少至1.6%。同時此階段的薪資成長率亦下降至0.46%

 

第四階段勞動力復甦期間,經濟成長率已恢復至3.9%,勞動生產力也逐步回升至3.85%,但資本成長率卻僅回升0.1%,來到1.7%,意味企業因應需求面復甦,所採取的經營策略是以聘雇大量勞動取代資本投資。雖然企業擴大雇用勞動將會推升勞動階層的薪資水準,但此舉與未來強調智慧化、物聯網、大數據的發展趨勢所預先擴大投資的策略存有不一致的情況。

 

現今經濟社會已出現無人商店、自動駕駛、行動支付、共享平台等新商業模式,企業已在思考如何透過網路創造消費者需求,強化消費者所帶動的需求面成長,維持企業本身的獲利;另一方面,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使企業能夠不斷透過幾乎零邊際成本的生產方式,不間斷地提供消費者產品與服務。

 

導入數位化、科技化的生產與銷售方式,雖然可能造成勞動市場短期結構性失業問題,但對政府而言,如何運用數位化經濟的發展趨勢,協助勞工提升其生產力,進而帶動薪資成長,才是促進未來經濟成長以及改善勞動低薪結構問題的根本之道。

 

 

原文刊登:107/5/8-Yahoo論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