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零售業攻物流 拚快、比貼心

商業發展研究院 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 研究員 丁凡

  每年歲末由感恩節延續至耶誕節期間所帶來的節慶購物高峰,向來是支撐美國零售市場的重要基礎,去年在多元通路的蓬勃發展與引導下,消費市場出現顯著分流。根據美國零售商委員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NRF)統計,原專屬於實體通路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購物波段中,電子商務的滲透率已高達44%。

  此外,雖然去年感恩節購物潮的整體消費規模較前年衰退2.7%,但緊接在後的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銷售表現卻逆勢上揚16%,直指22.9億美元。

  電子商務市場持續瓜分實體零售企業的營收規模,這種趨勢也引導企業經營策略進行校正,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商品送貨與退換貨服務」對消費者決策的重要性大幅攀升,甚至凌駕價格變數。

  根據數據顯示,有超過六成的消費者,會著眼於免運費(free shipping)優惠而選擇網路購物,顯示快遞物流服務所產生的策略綜效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驅動消費者轉換購買模式關鍵之一。身為美國零售市場指標企業,eBay與亞馬遜顯然也意識到送貨服務正在重塑當地消費市場,因此積極投入豐富資源與創新策略,包括擴大同日送達範圍、降低資費,以及提高快遞速度與品質等,以強化客戶黏著度,並擴大在終端市場的占有率。

  從結果上來看,亞馬遜2013上半年在北美地區的營收結構中,約有30%是受惠於免運費策略,顯見商品快遞服務的確是一波強勁的推動指標。

  除電子商務企業的積極投入,實體零售企業也陸續加入這項戰局,例如向來在物流領域深耕細作的零售巨擘沃爾瑪,即宣布跟進將其同日送達服務(Walmart To Go)的覆蓋範圍,由加州的舊金山跨區整合至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

  此外,其他實體零售企業包括塔吉特百貨(Target Corp)、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潘尼百貨(J.C. Penney Co Inc)及百思買購物中心(Best Buy)等,都積極投入電子商務領域。梅西百貨(Macy's Inc)不久前也宣布,在美新建其第五座分撥履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以強化其多渠道銷售策略,避免市占率在虛擬通路的強攻下出現鬆動。

  不過要注意的是,1日送達服務所需要配置的物流中心數量相當龐大,屬於重資本投入,尤其在客戶密集度偏低的區域中,服務成本與效益比例相當有限。以亞馬遜為例,該公司單季的商品快遞成本即高達18億美元,進一步拖累企業獲利表現。

  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同日送達仍屬於小眾服務,僅能覆蓋特定地區或品項,且必須達到定額以上的門檻,而這項服務最主要的目的也並非盈利,而是發揮提高客戶黏著度的集客功能。

  整體而言,多元通路的崛起與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逐步引導物流產業突破以往「被動支援」的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發展成為主動的策略引導與整鏈管理角色。無論是美國電子商務企業運用物流服務做為加值經營關鍵,或是中國大陸阿里巴巴集團整合物流能量奠定商品市場發展根基,代表的都是物流服務更加多元全面的角色與功能,以及透過資源深度整合、商流與物流相互為用的產業聯盟模式正在崛起。

  對於台灣物流與零售企業而言,美國與大陸市場這股方興未艾的發展趨勢,或許可以做為一項參考指標,引導企業重新定位與思考市場邏輯,帶動經營策略與模式向前推進。

原文刊登於經濟日報,103年1月19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