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商時報】時尚服務體驗革新 創造商機

商業發展研究院 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 研究員 涂瀚云

據Euromonitor統計,2013年全球服飾與鞋類產業年銷售額約1.7兆美元,較2012年成長5.1%,並且在2018年將超過2兆美元。

其成長動能,除可歸因於資訊科技在時尚產業有應用上的突破外,快閃店(Pop-Up store)的創新體驗行銷模式,亦成功創造一波成長新動能席捲著時尚產業,觀察全球發展趨勢如下。

隨著科技普及化,時尚產業業者紛紛將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應用技術結合門市陳列,提供包含結帳、提供商品資訊、社群分享等功能,創新消費體驗。這般的實體通路科技化,讓顧客在門市也能體驗時尚秀展的臨場感。

例如英國精品品牌Burberry在倫敦旗艦店的商品中,都嵌入了RFID標籤技術,當顧客拿著商品經過互動式螢幕時,螢幕會自動播放商品資訊、產品代碼、走秀影片等訊息,刺激消費者購買。

也有業者採用3D模擬技術,達到幫助顧客購物「快狠準」的目標。美國布魯明黛百貨(Bloomingdale's)與服飾品牌商合作,在店內設置「Me-Ality」身形掃描試衣間,10秒內幫助消費者取得身形資訊以及專屬條碼。有了專屬條碼後,便可以在專用電腦中看到試穿各個品牌服飾的模擬情境,滿足顧客打扮成不同造型的趣味,藉機了解自己適合的裝扮,幫助顧客快速選到「對的商品」。

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各大時尚品牌為了節省開店成本、刺激銷售,並且測試服務行銷模式是否恰當,將「快閃店」的概念融入行銷活動中而被廣泛應用,這類的快閃店試銷,大大提升購物新鮮感。近幾年,業者更發現快閃店的另一個優點,可用於提升品牌新鮮感。

像是Warby Parker將車庫改裝成「假日眼鏡街」,在假日眼鏡街裡面,除了有專門的眼鏡展示區以外,每周也會有不同的紐約在地品牌進駐輪替。Warby Parker以特殊風格的展示型態,塑造多變、豐富、創意的品牌形象,成功傳遞創新顧客品牌價值。

為了滿足求新求變的消費者,驅動時尚產業不斷推陳出新,除了產品的創新以外,核心服務的價值傳遞亦成為時尚產業爭相努力精進的要點。

台灣時尚素來以優質平價為名,在長期追求產品設計與品質提升下,已備受國際市場肯定,反倒是服務體驗的部分起步較歐美先進國家晚。倘若我國業者在商業模式設計中能適度導入創新服務體驗元素,將能大幅提升顧客對品牌的新鮮感,進而鞏固顧客關係管理,建立品牌與顧客忠誠度聯結。

原文刊登於工商時報,103年6月27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