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商業興觀點》找尋MICE產業高端客層

國內近年來因高齡少子化趨勢日益明顯,導致內需市場的大小、消費主力及結構皆逐漸改變,根據財政部近三年的營收統計資料,無店面零售業銷售額皆有超過5%的成長。

因此,為了因應這些挑戰,實體商店、商圈莫不想辦法營造各種創新體驗,希望能讓消費者持續造訪光臨,而政府也更加注重引進國際觀光客,盼能為內需市場注入新客群的消費動能。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近三年的觀光收支統計資料,來台旅客人次在近三年不僅連破千萬人次且連年成長,可見政府在引進國際觀光客的努力上獲得成效;只是,若就來台旅客的每人每日消費額來看,2016年為192.77美元,2017年降為179.45美元,在2018年雖回升到191.70美元,但仍不及2016年的人均消費。因此,不禁要問的是,能夠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國際觀光客到底在哪裡?

過去陸客總是被視為來台旅客中的消費主力,但根據觀光局2018年的「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日本旅客在臺消費力已然躍為最高(平均每人每日219.35美元),其次才是大陸旅客(211.68美元)。

而來台旅客中,又可分為團客與自由行旅客,以往代表高消費力的陸客團最為詬病的除素質外,更在於常由特定旅行社包辦食宿購物等一條龍行程,難以惠及廣大的零售、餐飲、旅宿業;因此,推廣深度旅遊的自由行市場,成了發展更高端觀光市場及升級內需服務業的重要課題。

根據觀光局公布的2018年調查結果,來台旅客以觀光為目的比例最高,其次則為參加國際會議或展覽,再其次為業務目的。

但在消費力上,則以參加國際會議或展覽的旅客為最高(平均每人每日 257.21美元),還高於前述的日本觀光客;在消費結構上,同樣也是以國際會議或展覽為目的之旅客購物金額為最高,可見國際商務客是非常值得開發的另一高端市場。

針對以服務「國際會議(Meeting/Convention)」或「展覽(Exhibition)」之商務旅客,加上為激勵員工達成銷售目標而招待其出國的「獎勵旅遊(Incentive Travel)」,在國際上被歸為「MICE」產業,又被稱為「火車頭產業」與服務業中的「無煙囪產業」。

「會議」扮演如學術等各領域交流的平台,有助於提升國際影響力;「展覽」則扮演各產業展示產品與技術的櫥窗暨行銷舞台,有助於彰顯產業並促進交易;「獎勵旅遊」的消費金額則可達一般觀光客的6.5倍,有助於提高觀光市場的附加價值。

事實上,台灣早在2005年起便陸續由經濟部商業司、國際貿易局推出相關計畫支持MICE產業,而交通部觀光局也有「推動境外獎勵旅遊來台獎助要點」,然而,思及MICE產業不僅可為內需市場帶進高端客群、提升消費金額、帶動服務業升級,還能為各領域、產業帶來相輔相成的影響力,兼具凸顯台灣軟硬實力的附加價值,便值得政府統合部會資源、再加大力度去推動。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南部院區研究員謝佩玲)

原文刊登:108/12/23-經濟日報/B5經營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