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為產業開路 善用需求導向工具

商業運作的機制就是要讓「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人盡其才」。在後疫情經濟時代,企業真正的難題和挑戰是面臨數位經濟的衝擊和消費者行為的改變。

當今台灣面臨經濟發展的困境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課題,就是消費需求掌握不足和新市場開拓不易,所以此問題並非單由以法規規範和管制間接影響產業發展的「環境導向產業政策工具」,或是直接推動科技技術發展的「供給導向產業政策工具」,就能夠迎刃而解,而是必須針對產業發展的難題和企業經營痛點,多加善用「需求導向產業政策工具」,引領企業不斷向消費需求市場試水溫和海外市場投石問路,共同拉動消費需求,才能有助於將過往以產品為核心的產業價值鏈,順利推轉到以顧客和使用場景為核心的商業生態鏈,加速產業創新轉型。

商研院盤點過往的「需求導向產業政策工具」,包括:1.政府採購民間開發的產品或服務,以激勵創新。2.政府提供各項公共服務性的措施,以解決社會問題。3.政府訂定技術標準、產品規格或協助企業檢驗服務。4.政府貿易管制各項進出口的措施。5.政府設立海外代理機構和商務辦事處,蒐集商情和技術情報,以便於開拓海外市場。

然而,現今較為創新的「需求導向產業政策工具」包括:1.政府透過創新法規沙盒機制,營造創新應用實驗場域,促進新興產業發展。2.政府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結合公部門由上而下的政策規畫(Top Down)和私部門由下而上(Bottom Up)的創新提案,建立跨域合作的雛形機制,開拓市場契機。

目前從公部門起頭帶動市場需求的做法,除刺激民間市場消費需求動能的優惠補助措施,如發放消費振興券、節能家電補助、旅遊補助,但是僅能刺激短期消費需求和提振特定產業,還有鼓勵政府機關採購具創新特質之產品或服務,例如政府採購法的創新採購機制,對於採購金額100萬元以上之創新服務或產品採購,採最有利標的決標方式,期望吸引創新廠商參與投標,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做為示範,引領市場風向。

另外,「創新沙盒」機制是提供創新應用實驗場域,減少法規限制和控制的風險,讓申請業者可經由較貼近實際情境的場域試驗,持續調整和精進創新產品或服務,希冀協助創新廠商排除創新障礙,增加在市場存活空間,以帶動新興產業能較順利成長發展,如已通過的「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和設置自駕車實驗場域,將有助於促進智慧車輛科技技術、服務應用和營運模式的市場發展。

長期而言,「需求導向產業政策工具」必須能藉由公私協力的合作機制,由公部門由上往下先發動提供前瞻優質的公共服務,連帶驅動私部門由下往上的產業創新應用服務發展。

此外,從消費需求端驅動供給端產業的發展,可由公部門發動消費補助機制的實施策略,引發私部門建立更完善的市場拓銷機制,並且連結消費者和企業共同參與打造新型態的服務生態體系。

如政府推動智慧商圈,透過智慧科技的虛實整合應用,設計三方共贏的誘因機制,串聯商圈行銷活動的廣告宣傳、商家折扣優惠和消費者的生活購買,形成正向消費循環,引領商圈店家群聚共同發展出品項多元的特色服務業,開拓街區經濟的市場商機。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 楊舜慧)

原文刊登:109/08/30-經濟日報/A12產業追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