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數位轉型潮 四類人才搶手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各產業發展,企業界除了突破困境,也在積極思考轉型之道。其中以餐飲零售更有顯著影響,因為疫情已改變很多原有的消費模式,更加速企業轉型腳步,人才能力提升也成為企業須重視的議題,才能幫助市場復甦後能快速與市場接軌。 

這波疫情減少大家實體接觸的機會,所有產業都面臨「轉型」腳步要加速的課題。台灣目前有約150萬家中小企業、餐飲與零售業23萬家,中小企業能屹立不搖的關鍵,就是不斷尋找第二條成長曲線,掌握產業變動趨勢。此次的疫情加速企業在消費趨勢或數位轉型的腳步,如何跟上市場的快速變化,已是永續經營的關鍵。 

從商業服務的角度來看,消費者降低到實體店面消費的機會、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後,就必須增加在網路、非實體的服務,因此未來電商產業的發展空間大增;加上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普及,消費模式隨著科技進步在改變,包含跨境電商、O2O(線上與實體)經營模式、社群行銷、新媒體管道運用等開發皆需要優秀人才投入。 

商研院在進行企業輔導與內訓作業時發現,轉型關鍵人才需要包含下列幾項:1、電子商務人才:線上活動規劃、商品導流、網站控管;2、數位/社群行銷人才:社群經營、數位廣告製作;3、數據分析人才:資料結構、統計分析、商業應用等;4、行動/網路應用技術人才。包括軟硬體操作、網頁設計、雲端管理等。 

由上述幾項可以看出,未來企業對於大數據分析師、資料科學、區塊鏈、數位行銷專家、電子商務和社群與新媒體行銷等需求會明顯增加。多種專業人才可能導致企業要多聘雇人力,因此有些企業會擴大和承包商的合作,將一些工作任務外包;有些企業則打算更靈活的雇用員工,例如增加兼職的人員或是採用遠距連線的方式處理工作。 

商研院去年在執行「餐飲零售人培加值培訓計畫」的過程中發現,因應後疫情時代之零售餐飲實際經營需求,主要著重在人才「數位力」及數位行銷,例如餐飲業著重在外送、社群經營,而零售業則是電商經營、社群直播等。 

此次的人才加值培訓開設一系列實體課程,包含菁英領導班、經營實學講堂、主題實戰工作坊、人才加值培訓班、經營實學講堂等400班,培訓對象也從企業領袖、中高階主管、店長到基層服務人員等。其中,經營實學講堂更是首次跨出六都,來到雲林、嘉義、花蓮等地辦理,把高階講座的資源帶入偏遠地區,如金門、澎湖、金馬等地,讓人才培育遍地開,更首度開設女力班,獲得學員青睞,並規劃辦理咖啡店長班與新住民餐飲培訓班,班班滿額,回饋熱烈。

除規劃實體課程之外,為讓整個培訓計畫順利延續,不因疫情而產生空窗期,執行上採實體搭配線上課程的學習模式,也就是「數位先行、實體在後」,方便學員利用零碎學習跨領域知識,且結合線上學習平台提供學習數據,幫助企業評估各單位的學習進度,讓更多人遠距學習。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南部院區研究員 柏佩妤)

原文刊登:110/07/04-經濟日報/A12產業追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