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新科技服務崛起 牽動跨國企業版圖

跨國企業對一國經濟之重要性不言可喻,不僅可帶動國內就業量,改善國民所得,亦可提升經濟成長。跨國企業除帶來就業與所得成長外,透過產業間技術外溢等效果,也可成為國內產業轉型的關鍵來源。更重要是跨國企業發展趨勢,對政府未來扶植新興產業有其參考價值。

全球經濟環境與科技技術不斷改變與突破,無形中對於跨國企業產生劇烈影響,而這些影響不只是跨國業務版圖的消長,更面臨產業存活的關頭。最明顯例子為Facebook、Uber等新創企業問世後,對全球經濟影響程度廣泛且深遠,也深深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模式。

若從財富雜誌(Fortune)每年公布的全球前500大跨國企業來看,可將對目前主要跨國企業發展與布局略見一二,亦可得知跨國企業消長之轉變,商研院就將從企業排名、業務範圍及產業比較利益等面向進行分析。

首先,依企業排名來看,在1995年時,日本企業占16家,美企僅有五家,德國一家,其他地區則為四家。

到2019年時,美企占九家(如沃爾瑪、蘋果、亞馬遜等),日企僅剩一家豐田汽車,排名第十。前25大企業中,中國大陸有四家企業入榜,與歐盟入榜數相同,而我國鴻海排名23名,是我國唯一入榜之企業。

其次,從業務範圍來看,這些企業仍以鄰近或語言文化相近的國家為主。例如歐洲的跨國企業有46.69%收入來自歐盟地區國家,來自美洲國家的比例為28.51%,而亞洲國家也有24.80%;美洲企業比例又更高,有74.63%,歐洲國家為16.09%,亞洲國家僅有9.28%。可見跨國企業的布局,仍然是以周邊國家為主要業務範圍,較難以全球市場做為企業營運標的。

另外,2000年以來,歐企具比較利益之產業大多為石化與汽車業,知名企業包含EXOR集團、Daimler等汽車集團。然而,美企具比較利益之產業在2015年後出現分水嶺。在此之前,美企主要產業優勢是石化與汽車業,但在此之後,其比較利益轉變至健康醫療、消費電子與電子商務等新產業,可看出在新科技出現後,不僅催生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新產業,而這些產業具有可完全取代過去具商業優勢之產業的實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業幾乎都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產業,並非是以製造業周邊所衍生出的產業。

探究其原因,實與供應鏈布局息息相關,製造業高度依賴原物料、勞動等生產要素,使這些企業在選擇生產區位或銷售市場時,必須要將運輸等交易成本考量入內,擇定最適區位來供應與販售產品;另外,因工業製品具有標準規格與規模經濟等特色,只要產品具價格優勢,往往較容易取得市場訂單。但消費產業大多訴求客製化顧客需求,且由品牌建立起來的競爭力較不容易被同業間價格競爭所取代,而此強調消費面的元素也造就出跨國企業產業嶄新樣貌。

(作者是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傅中原)

原文刊登:109/07/05-經濟日報/A12產業追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