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預測
COVID-19(武漢肺炎)國際疫情迄今仍續快速蔓延,嚴重阻滯移動性(mobility)造成眾多國家的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我們台灣卻是極少數仍然持續正成長的國家之一,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0.78%中,細觀各部門貢獻度來源,發現主要是固定投資(民間投資0.47%,政府投資0.2%,公營事業投資0.32%)與存貨變動(1.07%)。其他部門如淨輸出只有0.15%,政府消費也只0.14%。民間消費甚至是負的1.7%。
此一難得的成長率還是拜國內防疫成功與政府卯足全力進行紓困與振興政策的結果。唯從前述各部門的成長貢獻度可窺見其結構性隱憂,台商回流、新經濟發展促成的主力民間投資成長貢獻度只0.47%。存貨變動成長貢獻度卻高達1.07%,應是需求不足造成的存貨積壓,尤其淨輸出成長貢獻度只有0.15%更可印證。民間消費成長貢獻度-1.7%,更見冀望以內需替補外需不足的困窘。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商研院CDRI」)今(4)日發表「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顯示目前受到國際疫情衝擊的經濟情勢若無法有效扭轉,已顯疲軟的台灣經濟於明年第一季將有逐漸接近「技術性衰退」的風險。
如果疫情阻斷人類移動性,造成世界缺乏流動性是上帝關了我們一扇門,那麼正爆發性發展的數位經濟5G智慧科技就是同時也開了另一個窗。對潛力機與機會十足的台灣反而是天賜良機。政府劍及履及可做的是幫助民間建立可共享的數位經濟智慧科技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與各種系統平台。數位投資是疫情後讓台灣兼顧轉型與永續發展的定海神針。
景氣循環同行綜合指數趨勢與預測
圖一、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走勢與預測
說明:標準化循環綜合指數之變動,依本系統歷史經驗,向上變動表示景氣上升(復甦),向下變動表示景氣下降(遲緩或衰退),介於0與1.5個σ間表示復甦,逾1.5個σ以上表示繁榮;介於0與負1.5個σ間表示遲緩或衰退,逾負1.5個σ以下表示蕭條。
一、 台灣服務業景氣循環領先指標綜合指數(Cyclical Leading Composite Index for Service Industries)(不含長期趨勢)實際值自2019年1月開始止升轉降,已從高峰的正0.3842個標準差降為2020年7月的負0.8341個標準差。
原因是其包含的子指標中,「實質民間固定資本形成」於2018年4月開始止降轉升以來景氣循環指數不斷爬升,於2019年3月開始超越長期趨勢值(100),接著升勢加強,到2019年11月已來到101.17。唯今年本來高預期走勢卻因疫情而變卦,甚至止升轉降,指數於7月已回降至100.13。
另外在國際疫情持續衝擊下,不只民間投資已略顯旺勢難續之感,運輸倉儲、金融保險亦有下降趨勢。去年暢旺的就業,如今代表未來就業趨勢的領先指標,無論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案件(倒置)或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皆見下滑。只有服務貿易收支淨額及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反而逆勢上升。
1. 運輸倉儲實質GDP
本指標自2016年3月復甦以來,其走勢穩定,直到2019年3月才止升轉降,景氣循環指數從高峰103.83一路下滑。去年第四季降速略有加快,接著明顯受到疫情衝擊,降速顯著加劇,2020年3月循環指數已降為94.75,到6月更降為90.59。7月推估續降為89.20。疫情仍繼續衝擊世界經濟貿易,顯示本指標之景氣變動短期亦難見回升。
2. 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
30年未見的民間投資動能終於回來了,自2018年4月止降轉升迄去年11月已有20個月的連續上升,締造了20年來本指標歷次擴張期的最長記錄。本指標景氣循環指數更於2019年3月開始高於長期趨勢值(100),著實令人產生增勢持續加強之期待,但疫情衝擊卻使本指標走勢於今年首季轉為走緩下降,第二季降速微增。雖6月的景氣循環指數100.29,仍在長期趨勢值(100)之上,7月推估續降為100.13,但台商回流的逆勢成長動力因疫情衝擊而無法持續上升,後續動向殊值密切關注。
觀察經濟成長部門貢獻度發現,台灣在國際經貿慘遭疫情衝擊後紛紛中箭落馬,我們台灣仍不致出現「技術性衰退」,亦即連續兩季負成長(主計總處發佈Q1是2.2%,Q2初步統計-0.58%),主要是國內投資,尤其民間投資暢旺所致。希望投資開始走緩下降只是疫情的短期干擾,期待台商回流熱潮能夠銳不可擋,加上政府卯足全力推動經濟「數位轉型」及經濟振興計劃的加持,可讓實已解封的國內經濟,在國際疫情也能早日平息後,快馬加鞭,加速奔馳。
3. 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
回顧此指標於2016年6月開始領先整體服務業復甦,且增勢明快。但於前(2018)年8月止升轉降,接著10月遭逢國際「股災」,降勢兇猛,更見節節下降,其循環趨勢值於去(2019)年6月降為低於長期趨勢值的99.88,12月降為98.81。顯示降速在去(2019)年下半年已減緩。拜國外長短期資金之流入與政府對疫情紓困加上振興計劃寬鬆貨幣政策之賜,至今(2020)年上半年走勢回升,第二季比第一季的增速亦見加強,7月景氣循環指數已回升到99.47。希望股價上揚也能帶動企業實體投資樂觀預期。唯到底是市場長期看好,還是短期熱錢游資充斥所致,仍有待後續觀察。
4. 服務業貿易收支
台灣服務業國際貿易長期逆差,但逆差大小亦受景氣循環的影響,而且波動相對頻繁,在服務業的國際貿易競爭力結構性因素未根本改善之前,長期貿易赤字難見有效改善。
本子指標於2017年走勢回升上揚,步伐不快但算穩定,景氣循環指數已從2016年12月最低的98.52上升為2018年2月的99.56。接著經過一年半時間的輕微震盪,在去(2019)年8月恢復穩定上升。今年1月開始更具穩定且加速上揚,1月的景氣循環指數為100.5,已回到長期趨勢(100)之上。6月更高達104.11。這對長期貿易逆差的服務業部門而言,真是難得一見的「大好消息」,但實質上,國際疫情阻斷國際人流移動嚴重,服務業國際貿易赤字的惡化速度大幅減緩,不無是國人暫時無法到國外旅遊等等因素導致。我們真正期待的是高端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結構轉型升級有成。
5. 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倒置)
落後指標的倒置可當領先指標,本指標是範例。回顧本指標景氣循環指數在2016年9月,領先整體服務業的復甦開始止降轉升。循環趨勢值從底谷2016年8月的96.58爬升到新高峰2019年3月的104.04。但於2019年4月止升轉降,於去(2019)年12月甚至開始低於長期趨勢值(100)。接著走勢因疫情衝擊而加速惡化,到今(2020)年7月已降為87.17。
6. 商業服務業雇員淨進入率
回顧本指標此次從2016年7月止降轉升,景氣循環走勢在2018上半年更見明顯加速。景氣循環指數從底谷2016年6月的98.20上升至新高峰2018年9月的100.44。但好景不常接著呈現停滯震盪向下之局,目前景氣從2019年10月的新高峰100.61止升轉降,疫情衝擊下跌幅逐漸加大,今(2020)年4月開始低於長期趨勢值(100),至7月景氣循環指數已降為99.13,顯見降速在第二季正加快當中。
7. 金融及保險業實質GDP
本指標自去年以來明顯且加速向上的景氣循環走勢,在同行指標下行過程中,越彰顯其與台商回流投資潮漸形同步化之趨勢,而在本系統改列為領先指標,並證明讓景氣指標系統的領先與同行綜合指數更能與GDP產生更良好的相關與預測效果。
本指標景氣循環趨勢於2014年10月到達高峰,景氣循環指數101.03。接著止升轉降,於2016年9月與基準循環同達底谷,景氣循環指數降為99.35。回升後再於2018年1月達到高峰,景氣循環指數100.42。止升轉降後又於2019年1月落到底谷,景氣循環指數99.78。2019年2月止降轉升,又於2019年11月再達高峰,景氣循環指數100.14。景氣變動可說是長期在長期趨勢上下做幅度有限的波動。
今年上半年景氣持續下降,7月景氣循環指數99.8,下降幅度微增。疫情衝擊與台商回流加上政府極力的紓困與振興形成正反力量角力形勢,再加上美中貿易與科技新冷戰、香港政治變局等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動盪,使局面更形複雜化與不確定性。
二、商業服務業整體景氣循環綜合指數分析與預測在2020年首季遭逢全球疫情蔓延衝擊而生變。標準化綜合指數變動以單位變動標準差表示,從2019年2月的高峰正的0.28個標準差(σ)降為今年7月負的0.65個標準差(σ)。若情勢未見翻轉,預測到明年1月會續降為負的1.1個標準差,有逐漸接近傳統經驗的「衰退區域」(負的1.5個標準差的風險。)
1. 批發與零售業實質GDP循環指數
此指標於2018年2月,也是服務業一般景氣復甦後的17個月,止升轉降。景氣循環指數從底谷2018年1月的100.48降為2018年10月約同於長期趨勢的99.97,2019年5月來到一個底谷,景氣循環指數99.68,足見降速尚屬輕微。接著景氣開始回升,於2019年12月回到長期趨勢值,指數為100.06。2020年繼續上升,步調反而加快,2020年7月已高達101.03。主計總處公佈第二季統計比第一季時有了不小的修正,由原來向下的趨勢轉為向上的趨勢。批發與零售不只反應景氣變動的有效需求變化,更是數位經濟新零售革命首當其衝之要角。疫情之後的數位經濟發展決定經濟成敗重要因素,本行業之成長亦是觀察的重要指標。
2. 住宿及餐飲實質GDP
本指標為今年新增之同行指標。於2007年8月基準循環高峰前3個月達到高峰,接著卻又落後基準循環3個月於2009年8月才走到底谷。2011年3月基準循環的高峰,但本指標在6個月後才止升轉降。2013年2月的谷底與基準循環一致。由於本身的波動較不穩定,但波動振幅也較小,因此除非一般景氣有較大變動,否則難明顯看到本指標的同步性。2015年1月的基準循環高峰與接著的2016年9月的基準循環谷底,都發現本指標的不一致性。這是以前未被將之納入循環指標系統的原因。唯此次疫情衝擊,雖本指標在2019年3月才到達高峰,比基準循環高峰2018年9月又見時間落後,但循環趨勢值從2019年3月高峰的102.82已持續降為2020年7月的93.28,其振幅之大與2008年金融海嘯的景氣循環敏感反應有異曲同工之妙。住宿與餐飲是本次疫情衝擊的嚴重受災戶,本系統同行指標納入本指標後在此次疫情的景氣衝擊反應更加良好。
3. 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實質GDP
本指標循環指數在2015與2016二年間下降,2017年4月才開始回升,直到上期分析指數曾於2019年1月碰頂,循環指數為100.25。接著一路下滑至去年12月,循環指數開始低於長期趨勢。今年7月已降為99.64。雖幅度不算大,但降速卻逐漸微升中。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在近兩年來僅呈現勉強維溫的狀態下,又遇疫情衝擊,尚難看到翻轉的動能。
4. 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業
此一指標雖有景氣循環波動,但上下幅度較不大。景氣循環指數於2017年2月止降轉升,卻很快地於2017年11月碰頂,景氣循環指數為100.06。接著轉為緩緩下降,到2018年4月指數仍維持100.02,到2019年3月續降為99.86。接著翻轉上升,2019年12月指數又超越長期趨勢,至今年7月已達100.25。儘管走勢上升總是好事,但此一部門一向是波動幅度屬於較小者,顯示其對服務業景氣前景難有大助力。
5. 服務業受雇員工人數
本指標景氣循環指數於2016年11月到達底谷99.96,直到2019年5月才見高峰,比服務業GDP循環高峰2018年9月落後了8個月。此次受疫情衝擊下降速度超乎以往數倍,今年7月已降為99.82。過去20年服務業GDP成長速度與製造業形成反差,但服務業就業人數卻比製造業增加得更快,成為服務業低薪化主要原因。也因生產力的限制而使服務業的人力需求受到極限,服務業低薪化也影響就業意願機會,服務業人力供需相循向下,形成服務業發展的惡性循環。服務業改革與轉型成為突破經濟長期低度均衡陷阱之不二法門。此次疫情對就業更產生嚴重衝擊。
附表
Business Cycle Coincident Composite Index for Taiwan Service Sector
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
年/月
|
標準化循環指數變動
(單位:σ,基準線為0)
|
備 註
|
2021-01
|
-1.1049
|
(P)
|
以ARMA Model:(4,0)(0,0)依領先效果設為半年所作之預測
|
2020-12
|
-1.0447
|
(P)
|
2020-11
|
-0.9754
|
(P)
|
2020-10
|
-0.8992
|
(P)
|
2020-09
|
-0.8180
|
(P)
|
2020-08
|
-0.7338
|
(P)
|
2020-07
|
-0.6479
|
(f)
|
同行指標綜合指數推估值
|
2020-06
|
-0.5615
|
(a)
|
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實際值
|
2020-05
|
-0.4751
|
(a)
|
2020-04
|
-0.3889
|
(a)
|
資料來源:商業發展研究院景氣循環預測小組
說明:
|
|
1
|
a
|
為實際值(actual)
|
|
|
f
|
為推估值(estimated)
|
|
|
p
|
為預測值(predicted)
|
|
2
|
最近一次的基準循環轉折點:2016年9月(底谷)
|
|
3.
|
領先指標子指標:(1)運輸及倉儲業實質GDP*、(2)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3)服務貿易收支淨額*、(4)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倒置)、(5)商業服務業僱員_淨進入率、(6)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7)金融與保險實質GDP*
|
|
4.
|
同行指標子指標:(1)批發及零售業實質GDP*、(2)住宿與餐飲實質GDP*、(3)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GDP*、(4)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實質消費*、(5)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
|
|
5.
|
落後指標子指標:(1)菸酒實質消費*、(2) 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實質消費*、(3)家具設備及家務維護實質消費*、(4)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
* 表示該指標基於季資料及資料提供限制需採用外推值計算
|
附圖
Business Cycle Composite Index for Taiwan Service Sector
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綜合指數(實線為實際值,虛線為預測值)
資料來源:商業發展研究院景氣循環預測小組
說明:
1. 景氣循環綜合指數經標準化,其變動單位以σ表達,基準線為0。
2. 虛線部分為利用領先指標綜合指數對同行循環指標綜合指數所做的預測。
3. 歷次循環:
循環
|
Trough(底谷)
|
Peak(高峰)
|
Trough(底谷)
|
1
|
2005/9
|
2007/8
|
2009/5
|
2
|
2009/5
|
2011/3
|
2013/2
|
3
|
2013/2
|
2015/1
|
20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