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銷術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旺報】《專家傳真》自貿區加速帶動大陸國際化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 研究員 葉基仁
上海自貿區公布2014年修訂版「負面清單」,和2013年版相比,新版「負面清單」大幅「瘦身」。(中新社)
上海自貿區公布2014年修訂版「負面清單」,和2013年版相比,新版「負面清單」大幅「瘦身」。(中新社)
國際化、自由化是中國大陸融入區域經濟的載具,也是中國經濟實力向外延伸的途徑。上海自由貿易區(以下簡稱自貿區)從2013年9月設立迄今不滿一年時間,已呈現出讓人驚艷的初步效果。從策略手段來看上海自貿區,有幾個觀察重點:制度創新、先行先試、與國際接軌、自由化、市場化、以及可複製可推廣。就制度創新而言,最主要的措施當屬「負面清單」。預期有助於大幅度降低外資進入的門檻,放寬外資企業經營項目。

負面清單創新思維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營運試驗,對未來陸續開放的沿海各港口自由貿易區,具有示範的價值與作用,值得進一步檢視。自貿區內關注的六大領域,全部屬於服務業部門,除了「金融」、「航運」、「商貿」等傳統的商業服務以外,屬於會計、法律、投資、建築的「專業服務」,與演出、娛樂相關的「文化服務」,以及基礎建設領域的教育、培訓、醫療等「社會服務」。

依照《經濟學人》雜誌所作的業界人士訪談指出,上海自貿區開放的六大部門當中,金融業務跟商品貿易當中馬上可呈現出績效的有:貿易融資、現金管理、加速通關、以及減少庫存。不過,較大的預期效益在長期才會顯現,包括人民幣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商品貿易層面的「區域營運樞紐」,以及牽涉到每一個產業領域的「透明化政策」。

跟台灣規畫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類似,上海自貿區成立的目的之一,也在於「先行先試」,找出最佳營運管理典範。成功,則予以複製、推廣到其他地區;發現行不通,在小範圍之內也比較容易予以控管。方法是透過建立一套完整的策略規畫,其中包含:大幅放寬外資准入條件、經營項目,以及相關的自由化、市場化鬆綁措施。政策思維的主軸,是在追求「國際化、自由化、法制化」的前提之下,以開放促進改革。

不過,在當局標榜的許多創新措施當中,最重要的創新為「負面清單」的啟用,亦即,以「事後」監管取代「事前」審批,提供外資更友善的市場准入條件,放寬許可經營項目。允許外商自由匯出獲利,資金調度更加敏捷靈活。最終希望透過引進具指標意義的外資企業,帶來創新的營運獲利模式,以及國際化的管理技術,提升中國服務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跟價值。

吸引外資全面開放
事實上,負面清單對政府職能轉變提出明確的方向,過去政府用法規「限制」經營活動,負面清單的管理方式則是用法規明訂政府「不限制」經營活動。只要不是法規明訂禁止的,政府就放手,讓市場作決定。換句話說,負面清單的管理概念轉變,是將資源配置的角色重新還給市場。這個轉變將對大陸政府的管理思想,以及深化自由市場機制產生根本影響。

在與國際接軌的前提下,創新改革的方向是鬆綁市場准入條件,讓外資與本土企業享有同樣平等的准入環境,以吸引更多具有優良聲譽的外資企業,進入投資試點。實現國際化的主要努力有二:一、同意外資在進入投資之「前」即適用國民待遇,與大陸企業立足於平等競爭地位。二、自貿區內廠商對境外投資的規範,也是以備案取代核准,簡化對外投資的程序。鼓勵設立專門對外投資公司,及投資股權基金,加速區內企業及整個產業鏈的生產與管理技術升級。

綜合以上,自貿區的規畫方向是「吸引外資」且逐漸過渡到「全面開放」,不論經營項目、產業領域、市場准入、資金運用、跨境融資盡皆如此。外資企業除了可以投資境內,也可直接對境外投資,先試「境內外」投資,再做「國內外」投資試點,為全面國際化鋪路。大陸本土企業則得到學習最佳國際營運管理範例的機會,揣摩從全球化的視野來從事投資經營的布局。

原文刊登於旺報,103年7月3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