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 張子方
隨著生活習慣疾病的增加,而高齡國民在照護與生活等各種方面的需求不斷成長下,日本公家保險(健康保險、長照保險等)的因應已逐漸達到極限。為了讓國家資源不致快速枯竭,扶植公家保險外的健康照護服務以滿足國民在健康促進/預防的需求,並與產業經濟加以串連,是日本目前十分重視的政策。
日本「安倍三箭」中,第三支箭的「日本再興戰略」從2013年的最初版本開始,「醫療/長照」領域便佔有關鍵的地位。而隔年的2014年新訂版本更在「戰略市場創造計畫─國民健康壽命延伸」中,更提出了相當具體的產業推動策略。從「藉由健康服務以達到國民健康壽命的延伸化」、「藉由預防/健康的強化以達到醫療費用合理化」、以及「藉由創造新型健康產業以達到(地方)經濟的活絡化」等方向,希望能一石三鳥地落實「實現健康長壽社會」的國家願景。
不管從抑制醫療費用或是活絡地方經濟的角度,其中「創造新型健康產業」均扮演著關鍵的驅動力量,至為重要。但日本政府認為目前產業環境面臨著許多亟待突破的課題,如果不加以解決,很難期待新型健康產業能成長茁壯。具體方案是從「需求面」與「供給面」同時著手,以形成市場供需的良性循環,進而扶植公家保險給付範圍外的新型健康產業得以蓬勃發展。以下便簡要分析目前日本的種種措施,作為我國參考。
對於健康照護產業而言,市場需求除了來自個人對於身體狀況的重視之外,企業資源的投入也會形成非常巨大的推進能量,但由於目前投入「健康投資」對於企業的好處與經濟效益並不明確,此類活動大多被視作「成本」而非「投資」,因而裹足不前。
為求改善這些問題,本文就需求面課題,提出二項解決方案:其一,建立客觀明確的健康投資/健康經營「評價指標」。為了讓企業可以明確掌握「健康投資」與「回收貢獻」之間的連動關係,日本政府從「Process/Management」、「Output」、「Outcome」三大構面,建立了一套客觀明確,足以提供關係者進行投資決策判斷的「評價指標」,並加以推廣。
第二,提供企業鼓勵誘因以投入健康投資/健康經營。企業如果善用上述的評價指標,積極地進行員工健康投資或企業健康經營,政府將以融資措施或政策鼓勵,讓企業從社會形象、人才招募、資本/股票市場等方面獲得應有的回報。
至於供給面課題,也有二項主要解決方案可以思考:其一,放寬「灰色領域」事業限制:日本健康照護產業與醫療產業間,經常發生在「醫師法」或「醫療法」等法令適用不明確的狀況,通稱為「灰色領域」。
該狀況導致民間業者對於投入創新健康照護產業的決策遲疑,而影響產業的發展。安倍內閣在「產業競爭力強化法」的第九條中,特別設立了「灰色領域解消制度」,讓企業在提供創新健康產品或服務之際,可向主管機關提出法規適用問題的確認要求,主管機關除有回答義務之外,還必須將案例彙整成「健康壽命延伸產業領域新事業活動指導手冊」,以降低「灰色領域」的不良影響。
第二,扶植地方性健康照護產業:健康照護產業的地域關連性很強,對於創造地方就業人口有顯著的推動力量,若產業化有所成效,將對於活化地方經濟有高度的助益。但要在地方扶植健康照護產業時,則必須進行營運資金、專業人才、合作網絡、地方資源等產業環境的建構,才足以吸引地方民間業者的投入。
日本在2014年成立了「地方健康照護產業支援基金」,提供地方健康照護業者必須的風險投資資金(Risk Money)與經營人才的投入輔導,並推動與具有地方特色的觀光業、農林水產業加以連結,以期待能遍地開花,在各地創造出差異化的經營模式。
同樣有著人口高齡化問題的台灣,為了避免財政支出過重而產生「希臘化」危機,目前也開始規劃發展公家保險外健康照護產業的策略,日本的思維方向,相信可帶給我們若干參考與省思。
原文刊登於工商時報,104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