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銷術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商業興觀點》搶攻印度金磚 三路進擊

商發院行銷與消費行為研究所國際行銷組 曾志成

挾帶著世界銀行(IMF)經濟成長預測,印度經濟成長樂觀保八(2015~2020年)。另外,根據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預估,2025年印度中產階級人口紅利約為5.83億人,家庭收入階層半數都將是中產階級。根據新加坡IE引用相關調查資料顯示,2015年印度現代通路占比不到一成,這對於外資品牌打入印度內需市場,是相當巨大的挑戰。

台灣對印度出口品類集中於「半成品」與「資本財」,「消費品」是最弱的出口項目。換句話說,印度仍是台企摸不到的一塊金磚,出口的一個痛點。不管是外來投資或內需消費,印度機會浮出檯面,台企想摸到這塊閃耀光芒的金磚,有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一】

先下手為強,印度基礎建設攻略

亞洲強國的基礎建設輸出戰場,已從東協轉往印度。日本首相安倍早對印度下了手,利用外交手腕談好孟買至阿美達巴的高速鐵路,採用日本新幹線系統。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實施的「莫迪新政」,提出改善印度生活基礎設備的改革,期望大幅改善印度國民日常生活。印度正積極拉攏美,日,韓等外資企業成為合作夥伴,期望透過雙邊技術合作方式,打造印度前所未有的基礎環境。

【方法二】

擁抱小鮮肉,發現印度市場新藍海

印度年輕人口不管在哪一個階層,都是大宗。由於互聯網與行動裝置發達,印度年輕世代藉由網路世界串連,成為潮流領先者。位於中上流社會的年輕勢力,是進軍印度內需市場的台企必須關注的目標客層。外資企業張開雙手擁抱印度小鮮肉,必須注意這些人多少還混合著印度傳統的草根性,如果可以開發專屬於他們的產品與服務,就能早一步捷足先登印度市場。

【方法三】

與印度獅共舞,及早布局

印度由於宗教,語言與種族分歧,衍生出無法明文化的種種潛規則,是進入印度內需市場的必然風險。奉為圭臬的「標準化」海外市場攻略此時必須徹底放棄,因為進入印度市場需要的是「入境隨俗,隨機應變」。

進入印度市場之前,首先要有「印度化(Indianized)」市場戰略,同時尋求當地合作夥伴的協助,才能繞過許多冤枉路。至於應該如何「印度化」?這是一門相當需要花成本與時間投入的「企業煉金術」,也是外資企業進入印度市場的勝負關鍵。

原文刊登:經濟日報-105年4月26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