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銷術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商業興觀點》韓流經濟華麗變身的三個起點

商發院行銷所國際行銷發展組研究員 曾志成

韓國衣戀集團(eland)繼2015年包下忠孝微風後,再以每月千萬元租下西門町大樓,企圖打造全台第一家韓系購物城,已於2016年3月開幕。韓流經過15年演化,證明了文化輸出不僅帶動周邊文化產品出口,更協助相關消費品(服飾配件,美妝保養,食品飲料)的出口效應。

很多人都在等著看,韓流文化出產的集體複製人偶像們,疲勞轟炸的旋律與劇情,何時會退燒。但至少在目前,韓流還在自體蛻變,並不斷推陳出新,處於持續進化的階段。韓流經濟有三個起點:

首先是「吃貨革命」:韓食(K-Food,或稱hansik)成為「韓流3.0」選定的代表性主題產業。這波韓食攻勢,加上韓國綜藝節目「吃貨」革命助興,打破傳統韓食概念,使其躍上國際。

韓食主題涵蓋韓國料理餐廳與韓國包裝食品(如韓國泡菜,泡麵等),以及複製首爾都會設計風格的連鎖咖啡館與烘培連鎖店(如:金秀賢代言Caffe Bene,tous les jour)。

韓流3.0聚焦「韓食」,帶領連鎖餐飲與烘培業走出韓國內需市場,包裝食品與次級農產品等出口擴大戰略。

接著是「通路布建」:國家形象不再只是停留在廣宣層次的抽象意義,而是藉由通路品牌在海外市場實際布建來形塑。

產品藉由通路被消費者接觸,國家形象以通路品牌為形象大使,便能在通路的象徵層次上,獲得消費者與國家形象重度連結的效果。

夾帶韓劇與K-POP等文化內容的強大渲染力,設置在亞洲各城市最佳地段的通路品牌店鋪,成為韓國國家形象的重要宣傳武器。

最後是「適地戰略」:首爾國立大學國際研究所經營學教授金顯哲(Kim, Hyun-Chul)指出,與日企總部主導的標準化思維不同,韓企對於海外市場的嗅覺培養以至於最後能開拓成功,完全來自「適地化」戰略。

根據金顯哲針對開拓海外市場的日韓企業比較研究發現,相較於日企花很多時間專注產品研發與流通結構布局,韓企以品牌與行銷適地化戰略取勝。

韓流從以上三個起點開始華麗變身。經濟韓流的背後,藏著韓國政府各部會齊心共創出口的機制。

 

原文刊登:經濟日報A17經營管理-105年5月31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