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商時報】中韓FTA 台商供應鏈 出現斷鏈危機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 研究員 葉基仁

中韓FTA談判預計在2014年底完成協議簽署,民間輿論、各界意見領袖咸認為中韓FTA將會為台灣的經濟帶來災難性的衝擊。本文簡要地回顧台灣社會各界的針對這個議題的反應與觀點,指出這些只是第一階段的衝擊。隨之而來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衝擊,將對台灣構成嚴峻的考驗。

為何各界普遍將中韓FTA的簽署,看成是台灣經濟災難的開始?我們先從幾個關鍵數字開始檢視。首先,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國;南韓則是我國在大陸市場上最主要的競爭者。統計數據而言,高達70%的台灣出口商品內容,與南韓幾乎一樣,相似度非常高。中韓FTA生效之後,同樣的商品,南韓出口的免稅,台灣出口的要課關稅。台商在大陸市場上面臨的將是一場「立足點」明顯不公平的競賽。

此外,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商品,仍有約490億美元的商品要課平均5%的關稅。中韓FTA生效後,台灣這些31%須課關稅的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上將面臨「貿易轉向(trade diversion)」帶來的損失,初步估計約31.6~84.2億美元之間。這是因為原先台韓都須課關稅的情況下,台灣製品因效率較高、售價低、銷售佳、市場佔有率比韓國高。中韓FTA之後,南韓產品關稅降為零,同樣產品售價因此能夠比台灣商品更低,搶走原先屬台灣商品的市場份額。合計受影響的出口工業「產品」達24.7%,用金額來表示就是386億美元。這個數據表達的只是「受打擊層面」,並非真實的損失。不過,對勞力較密集的產業,例如:工具機、紡織、面板等,出口減緩的另一面是失業的增加,對國內失業的衝擊難免。

以上種種只是第一階段的「衝擊」,範圍僅限於部份製造業及其製品。真正關係到台灣經濟未來發展的是隨之而來的第二階段的供應鏈「斷鏈」,以及第三階段的服務部門出口市場的進一步限縮。台商在兩岸耗費數十年建構起來的製造業上下游生產體系,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在中韓FTA正式上路之後,可能面臨「斷鏈」的危機。因為台灣與大陸之間的貿易內容,多半是零組件或半成品,一種廣為人知的兩岸供應鏈模式是,台商在台灣生產主要的零組件,出口到大陸作組裝,再利用大陸與歐美國家更好的貿易協議條件,將產品銷售到北美與歐洲大陸。如果中韓FTA生效,在大陸的下游廠商,考慮價格因素,可能轉而向韓國採購,再組裝出口。如此,原本台商辛苦建立的兩岸上下游供應鏈,就有斷鏈的危機。果真如此,中韓FTA對台商的衝擊,可能會從「點」的打擊,擴大到整條供應鏈,造成一整片廠商都受到負面衝擊,打擊到的是台灣製造業出口部門的整個「面」。如果供應鏈斷鏈的效應出現,第三階段對服務業負面衝擊,將很難避免。

服務業的出口相當程度上是從商品出口衍生出來的。隨著貿易、投資活動的成長,台商對金融服務、資訊、通訊及其他服務的需求因而越來越殷切,進而帶動台灣服務業部門的出口成長。事實上,可能因此獲益的服務業部門還有零售業、軟體設計、工程諮詢、B2B客服中心、健康長照、高等教育、電子商務…等。提高服務業的附加價值,並且能夠將高品質的服務業出口推廣到台灣傳統的貿易夥伴國家,是台灣經濟未來之所繫。不過,這一切有可能因為製造業供應鏈的中斷,全部淪為紙上談兵。

台灣為因應區域化、國際化提出的策略,除了規劃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還有ECFA裡面的貨貿與服貿協議,以及參與RCEP和TPP的各項規劃策略與準備。如果從「有效提升FTA貿易覆蓋率」,並「立即可行」的兩個準則來看,加速洽簽ECFA貨貿協議,台灣簽訂FTA的貿易覆蓋率即可由目前的9.69%馬上提升到31.29%,看來是效果最為立即、顯著的方法。

原文刊登於工商時報,103年7月24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