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節慶行銷 體驗經濟最速配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 研究員 謝佩玲

時值農曆7月,台灣民間這個月最重要的慶典盛事就是「中元普渡」,以及「中國情人節─七夕」。電視上出現很多廣告,或是商家門口貼上海報,提醒消費者該買、該吃、該玩及該舉行的活動。

其實台灣的節慶與相關習俗還不少,例如元宵節要吃湯圓、清明節要吃潤餅、端午節吃粽子、冬至要進補。各個地方更有許多的特色節慶活動,例如花蓮原住民的豐年節、平溪天燈節、客家桐花季等等。

南韓在開發節慶經濟上則更令人拍案叫絕,以「情人節」為例,南韓每個月都有一個情人節,除了西洋、白色情人節外,1月還有日記節,4月有黑色情人節,5月有玫瑰節,乃至於後面月份的銀色情人節、紅酒節、巧克力棒節、柳橙節等。業者以「節日」為名,只要推出應景的商品、服務,就不需要再花費龐大的行銷宣傳費用。

台灣的傳統節日加上新興節日,可以創造體驗經濟的時間與空間很有潛力,再配合台灣除本國民眾外,也有愈來愈多外國學生、觀光客,此時店家若能再提供商品、菜餚的外文典故簡介,吸引外國人跟著「朝聖」,一同加入本地人的「排隊」行列,這種「門庭若市」的榮況也是在創造另一種台灣經濟奇蹟。

由於體驗經濟的來臨,各國政府與民間積極透過「節慶活動」來帶動消費、刺激內需成長,甚至吸引國際人士前往觀光體驗,希望透過大量的外人消費,提振當地的經濟與景氣。

以香港旅遊發展局為例,為達成香港推廣旅遊,並提高觀光收益的目標,除有規劃每一年的各種慶典活動外,也會進行嚴謹的市場調查與分析,透過不同地區的旅客成長率及消費力分析,形成最有利的客源組合,以擬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

例如按各市場既有客源組合的百分比、未來潛力及重要性,訂定該局經費分配比重與推廣的優先順序。有了策略選擇後,再去瞭解這些目標客群最常接觸的管道以及偏好,透過最符合他們行為模式與喜好的方式,推出客製化的行銷活動,加以宣傳。

香港旅遊發展局最近就利用臉書向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與印尼等地民眾推出「免費四天三夜香港遊」的競賽活動,徵求最無法讓老闆拒絕的請假理由;同時也迎合數位潮流,開發方便遊客從手機或電腦自訂行程、搜尋商家與分享圖文的軟體,希望吸引更多人到香港參加一系列的夏日盛事活動和觀光消費。

除積極對外招攬遊客、開拓市場,香港旅遊發展局也體認到維護遊客觀光與消費品質的重要性,推出「優質旅遊服務」的配套計畫,希望讓遊客安心消費。最後,為能了解相關行銷活動的成效,還進行旅客的滿意度調查,做為來年施政的參考。

南韓與新加坡在類似的政策上,也有其系統性的政策實施與評估機制,確保投資在此政策的金錢等各種資源,能獲得最大成效。

現在這些國家已經不再單單只做觀光推廣,而是開始進行「品牌維護」。例如南韓觀光公社透過推動「1tPremium Shopping」的認證,希望提供外國遊客安心且便利購物環境,也帶動業者提升服務品質。(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該政策強調凡是設有「1st Premium Shopping」標誌的所有購物商店,都是經過南韓觀光公社以嚴格標準,評鑑其商品品質、價格標示、員工服務品質及賣場環境後,才授予「國家認證優質購物商店」認證,並鼓勵遊客到此類商店消費,藉此打造南韓永續的購物觀光品牌。

台灣經濟長久以來都以出口為主,但現在將面臨各國紛紛形成自由貿易聯盟的競爭考驗。政府此時除思考如何突破出口的挑戰外,也應檢視內需市場還有哪些可創造的消費需求,朝開發「地方經濟」與建立「在地軟實力」的方向另闢成長之路,「節慶」就是個現成的商機亮點。

原文刊登於經濟日報,103年8月10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