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商時報】從《露西》思考台灣的品牌定位與行銷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 研究員 謝佩玲

大導演盧貝松編導的電影《露西》近日在台灣上映了,引發國內媒體與國人熱議。西方電影以超能力為主題的科幻片多如過江之鯽,雖然《露西》劇情可能算是其中較不落俗套的,也有好萊塢知名演員史嘉蕾喬韓森與摩根費里曼的加持,不過台灣人對該片的熱切關注,主要還是因為在這部場景橫跨亞、歐、美約90分鐘的影片中,以台北為背景的露出即達近1小時。更令人感動的是,影片一開始映入眼廉的除了我們熟悉的台北街頭與101大樓,還有一向很難在國際場合中露臉的我國國旗!

不過,對於台北與台灣人在《露西》一片出現的面貌,就有比較多爭議了,例如有人認為在電影中露出的台灣畫面包含幾幕不夠優雅或現代化的市井鏡頭。而這樣的情況可能也不是台灣所獨有,回顧許多西方電影,不論是在香港或大陸拍攝的華人區場景,似乎都難免有類似的畫面,或許這是西方對華人生活根深蒂固的印象,即便一向以亞洲都會自居的香港,也很難掌控西方電影對其城市與人民的敘述角度。然而,對政府與國人來說,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點供思考:在全球正夯的國家與城市行銷潮流中,台灣究竟要給國際什麼樣的品牌形象?應該用什麼樣的策略可以有效達成?

西方片對於東方文化及生活水平的視角,目前或許也只有日本能讓他們在拍攝中以現代化的形象去呈現,當然這從日本政府在二戰後的勵治革新,以及日本企業紛紛在國際品牌競爭中脫穎而出,所累積出來的實力與影響力等眾多因素有關。而韓國即使近年也在世界快速嶄露頭角,但西方對韓國包括在文化或生活上的認識似乎也仍然有限,於是韓國成立了文化體育觀光部,顧名思義,是希望統合文化、體育與觀光的發展政策與資源,達成共同行銷韓國的一致目標,並發揮三者間相輔相成的最大效益。看得出來韓國在文化的推廣方面,主要在形塑「韓流」並累積韓流在亞洲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企圖從亞洲進軍國際。

談到國家形象,我們在各種領域中,其實也有不少聞名於國際的台灣之光。只是國外對於一個國家或城市的認識,較難由個別的台灣之光而造就,反而容易由累積的媒體報導或電影印象去理解,因此國家或城市品牌的經營有其重要性。而外人實地的體驗也會影響他們對該地的認知。我曾帶一位常在美、歐、亞、非洲各大城市出差的外國友人逛台北市東區,跟他介紹這是台北最有名的購物商圈之一,友人在肯定台北的便利生活時,有點不解的是為何在這麼繁華的忠孝東路上,不少建築物卻顯得老舊。當然,這就與本地住商混合等環境背景有關了。

台灣在外國人眼中,除了《露西》空拍出來的台北日夜景、我們政府大力宣傳的友善人民與夜市小吃外,在文化與生活上,應該還有更多面向可以讓大家認識。此外,對於未來台灣希望帶給國際什麼樣的印象,中央有關單位或許現在就可試著做品牌的定位與政策的引領,而地方政府也可透過特色發掘、區域活化、市容美化,乃至於與外國影視合作等策略,進行各都的發展與行銷。期待以後在有台灣出現的國際電影中,世界看見的台灣,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一面。

原文刊登於工商時報,103年9月2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