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商時報】面對高齡趨勢 應及早規畫策略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徐重仁

高齡化是全球趨勢,台灣也即將邁入高齡化的社會,當政者必須要警覺這項趨勢,並及早提出因應措施,從銀髮族的一般生活需求、長期照護的制度,以及相關的人力供給配套,都應該從現在就開始探討規畫,提出中長期的發展策略。

台灣在1993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突破總人口7%,正式成為聯合國認定的「高齡化社會」;預估2016年,兩年後,台灣的老年人口就會超過台灣14歲以下的兒童,而在2018年,也就是五年內,台灣老人就會占總人口數的14%,成為聯合國定義的「高齡社會」;而到了2025年,台灣老人比率就將超過20%,再晉級成為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台灣的老年人口以比其他任何已開發國家更飛快的速度成長。

商業發展研究院上個月組團到日本參訪考察銀髮市場,參觀多家老人院、養護中心,日本65歲及以上人口占23%,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最大的國家,7人中更有1人超過75歲,是超級高齡的國家;因此日本政府面對高齡化社會,也早在多年前著手規畫相關政策,台灣既有前例可循,更得快點加緊腳步才行。

日本,針對高齡化的事業體也應運而生,以大家熟悉的「和民」集團為例,原本從居酒屋起家,但現在也聚焦在銀髮市場。一方面將餐飲核心優勢延伸至照護機構,加強介護機構之餐飲服務;除了旗下的養老事業結合其餐飲之供應鏈,在其手工餐飲中心製作三餐送達各居住年長者的餐桌上。

另一方面,從1992年開始跨業經營老人安養院與護理事業,目前已經營運有70棟老人公寓。同時,也投入老人介護機構事業,希望能夠提供平價兼具品質之老人照顧服務,介護事業內容包括安養院的經營、家庭看護支援事業、看護家庭拜訪事業、護士家庭拜訪事業、通所看護事業。「和民」集團的送餐服務,是透過旗下700多間直營居食屋為核心,採小區域制送餐;除了提供送餐功能外,也能在送餐的過程中進行訪視,幫助政府了解這些老人的需求及狀況,也讓老人有個談天的對象。

而在照護中心裡,則看到是一群同年齡的人,除了住在一起外,也一起談天、學才藝,感覺活的相當自在快樂。

台灣的照護需求也愈來愈重要,如何加速長照產業化,因思考如何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給不同需求的人。

以日本來說,開放養護機構可以向住民收取入住金或擔保金,在入住養護機構時先繳交一筆錢,一方面可以減低住民每個月付款額度,降低其負擔;另一方面則讓養護機構的財務運作更靈活。我們的政府也可以思考是否開放目前收費上限,讓小型養護機構或財務操作上更具有彈性,提高每個人可以被服務的品質。

由於日本企業組織幾乎都是以介護制度所制定的給付金額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主管機關的政策走向對於整體產業生態產生影響力與營收支撐力。這兩年來,隨著高齡人口比率不斷上升的趨勢,日本政府開始透過補助金方式鼓勵企業開發新型的「一般性服務高齡者住宅」,與過去介護政府不同的是,無論需求者照護需求程度高低,只要年齡在60歲以上的國民,都可選擇租賃方式入住。

此外,在硬體設施與人員配置等沒有嚴格的要求,營運業者只需提供安全確認、生活諮詢等一般性支援服務,直接減少了固定營運成本及加上補助金的補助,業者更可以因早日達到收支平衡的狀況進而永續經營。日本介護保險制度可謂是成就日本銀髮產業蓬勃發展的最重要關鍵。企業或組織得以自身競爭優勢發展不同類型的創新成功營運模式,不同類型的企業或集團以自身競爭優勢得以發展相關服務產品。

不過,日本由於高齡化情形嚴重,但老人照護中心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人手也不足。台灣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應該要有專門的學校培訓,甚至未來也可規畫對於退休的人再利用。日本有很多服務業,都啟用年長者,服務的態度也很好。

針對照護服務體系制度的改善,可以先建立一個經營模式,而且逐步實施,不用一開始就全面變革。

原文刊登於工商時報,103年10月15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