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聯合報】多管齊下 落實源頭教育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徐重仁

食安事件引起各方的討論,但這更是應該反省檢討的時候,不論是政府或業者都必須要記取教訓。一方面製造商必須要落實源頭管理,另一方面則應該回歸「誠信」及生活教育的重要,從源頭教育喚醒民眾的食安意識,才能讓台灣重新站起來,媒體在此更應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源頭教育,說起來沒什麼高深學問,重點是要不斷地執行,直到觀念深深刻進腦海裡。就好像過去小學生晨間檢查時,老師都要檢查學生有沒有帶手帕、衛生紙和剪指甲,有的學生一次兩次忘了帶,經過提醒之後,久了也能培養出這項基本的衛生習慣。

要喚醒大眾的食安意識,媒體更應該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媒體宣導,以節目、短片等方式,持續教育消費者重視食安,絕對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近期,電視新聞、各媒介的新聞,全是頂新等食品廠怎樣又怎樣,民眾看多了反而會被激出仇視心理,這對台灣社會進步不見得是好事。應該也要有一些,如何改善、求進步的訊息被報導出來,讓民眾有信心。其實,危機化轉機,台灣可以從食安事件記取教訓,做得更好。

尤其,飲食生活的訊息,網路上有很多傳言,真偽難辨,主流媒體具公信力,製作優質的飲食教育節目,有撥亂反正的效果。

日本的電視節目,常常著墨在教育民眾「怎麼生活」,看似最簡單的事情,但若沒人在教,就容易被人所忽略。在日本,很多高齡八、九十歲的老人對國內外時事都知道,甚至現今流行的議題也清楚,正是因為透過電視節目吸收了很多知識。

日本因為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高齡化人口多,所以電視節目就經常談論「如何面對死亡」這類議題,包括遺產安排、後事規劃等,看多了、聽久了,老人家就不再那麼害怕面對死亡,而知道該如何做好準備工作。

台灣要重建食品安全,對食品的教育絕對要加強,簡單的節目單元可以教導,消費者怎麼選購安全健康的食品,經常播出就會有「經常教育」的效果,消費者的素質,藉由知識增加而逐漸提升,改善過去對食物好壞沒有細加選擇、流於隨便的輕忽,製造商自然也不敢隨便和大意,會嚴加控管製作流程。

除了大眾媒體外,家庭教育自然也不可或缺。何謂家庭教育?我常說「小孩子是看著大人的背影長大」,大人處事態度隨便,就很難要求小孩子做事會嚴謹,大人喜歡貪小便宜,小孩的個性養成亦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看到父母是歌星、演員或政治家,小孩往往也都繼承衣缽。

政府既然有食安改善措施,便應該落實,讓人民看著政府作為跟著成長。持續做、持續宣導,如同早年政府常對人民宣傳國家意志,當時對百姓可說有深植人心的效果。如今只要轉化成宣導對的基本教育、好的飲食習慣,做對的事、做好的事,全民一同反省,走出現下困局。

近日食安事件衝擊,消費者人心惶惶,各領域聲音四起,大家情緒也比較高張。待事件冷靜後,台灣仍必須要從教訓中,重新站起來。

政府要處理食安問題,相關措施都有,重點是必須落實。如同大家都知道有交通規則,要確實遵守,但若不遵守,規則擺著有何用處?大家就容易因隨便而導致發生意外。至於該如何培養落實的毅力?「源頭教育」是找回台灣復甦之力的解方之一。

如果台灣電視台或節目也常宣導基本衛生、好習慣養成、如何選購好的食品等,長期不斷傳播,一定會有效果。

原文刊登於聯合報,103年10月26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