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商時報】運用核心技術 企業轉型跨入異產業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徐重仁

隨著日本半導體業、LED業產值逐年下滑,半導體業面臨被市場淘汰或轉型的抉擇;而面對全球化人口增加,物資匱乏、趨向老齡化的日本,近幾年,植物工廠、太陽能農業似乎成了科技業轉型的明日之星,如何運用核心技術,成功跨入異產業,是一大考驗,也是一大契機。

日本安倍首相在經濟政策上,特別提到農業,不能所有物資都靠進口,對於農業的發展,應該要相當重視。

日本這幾年,半導體業、LED業產值逐年下降,相關企業紛紛轉型,跨入的領域以植物工廠、太陽能農業最多,預期至2025年,日本植物工廠的市場規模,將呈現成長的趨勢,較2013年可望成長12倍之多。

日本東芝就利用其製造3C家電、半導體的技術,研發、延伸產品附加價值,東芝旗下的橫須賀無塵室農園,面積1,969平方公尺,萵苣年產300萬株,栽培的項目,包括了萵苣、菠菜、水菜及小洋白菜。過去20年,橫須賀工場以生產FP軟碟為主,現在已轉為室內蔬菜工場,目前有許多產品在橫須賀超市販售,以杯裝的方式,方便每日攝取。

東芝利用其照明的核心技術,控制最適合植物生長的螢光燈及均一溫度,且活用資產設備,將無塵室做為寬敞的生產基地。東芝的農園,不單是賣蔬菜,更是賣系統管理,不僅可在國內種植、銷售,也可到國外種植,只要將技術輸出,就可以把整個植物工廠銷售到海外去。

如同荷蘭,在國家全力支持下,用製造業的角度去生產農產品和花卉,例如鬱金香,採用計畫性的生產技術與控管,將花卉銷售到全球,也可以把生產技術散播在各個國家。

此外,富士通也宣布停止半導體的生產,轉型開設了蔬菜工場,面積2,000平方公尺,透過產學合作,取得學校專利與產業加工技術,再將半導體技術與管理活用在農業上,最後透過栽培相關的數據掌握狀況,於去年3月開始大量出貨,一日可出貨3,500株低鉀蔬菜類,瞄準腎臟病患的客群。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現行法令允許食品可強調其內含元素與療效功能,也幫助了企業轉型與產業升級,目前市面上已出現了相當多「機能性」蔬菜,像是有機洋蔥,業者強調其對身體的益處,這是過去絕不能提到的,也因此帶動很多商社投入有機蔬菜的種植,將其蔬菜的附加價值提升。

因應市場的流行趨勢,許多日本廠商為了生存,也開始轉換其核心事業,例如知名醬油品牌龜甲萬想利用其技術發展健康食品,而日本知名居酒屋和民,則開發老人市場,提供老人送餐服務。

不僅日本掀起企業轉型的課題,台灣也有相當多企業轉型的例子。隨著產業愈趨成熟,許多台灣業者代工利潤愈趨下降,甚至將工廠移轉到其它國家,因此,很多企業都已經積極尋求轉型的機會,像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就積極研發非IT類的消費品,透過新技術、新觀念、新設計方向、新產品的概念,打造精品研發室,開發具潛力、獲利的邊緣商機,旗下的「晶碩隱形眼鏡」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太平洋建設也跨足生鮮市場,集團創辦人章民強兒子章啟明積極推廣水耕方式栽種蔬菜,企圖打造無毒的居家生活。

從日本幾個轉型的例子來看,企業在跨入異產業時,仍須以核心競爭力作為基礎,減少轉型時的失敗風險及降低投入的成本。LED市場在日本近年來成長停滯,台灣也是如此,業者或許可以考量發展室內植物工廠的可行性。

 

原文刊登於工商時報,104年02月10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