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智慧商圈 城市轉型實驗場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 研究員 鄭兆倫

無線網路、行動裝置、智慧裝置等「物聯網」關聯技術成熟,喚起民眾對於「智慧城市」的想像。而商業活動密集、具有商機的都市商圈,就是都市轉型智慧城市的前哨站。

手機App告訴電影院旁邊哪個路邊停車位還有空位、手機QR-CODE 讓使用者不用排隊拿電影票,看完電影後,手機提供附近孩子的衣服正在限時特賣1小時,可以撿到便宜;結合悠遊卡跟電子錢包功能的手機,可讓使用者不用帶零錢,還能自動幫忙記帳分類等。

支撐這些的就是由智慧裝置、無線通訊、大數據分析、智慧化商業服務等產品與服務形成的巨大產業網絡。

看見這個願景的業者無不摩拳擦掌,想從這股「智慧城市商機」找到下一世代的商業利基。

而城市的智慧化風潮將從可處開始?智慧商圈可能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

「人潮聚集的場所」就是商圈最基本的特質。而將智慧服務設置在人潮密集的商圈,就能夠一次服務大量使用者,提升智慧服務運作的效率與效益。因此以商圈為政府或民間智慧服務的測試與運用基地,是合理的選擇。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在智慧商圈的發展上,「智慧運輸」、「智慧消費」與「智慧店家經營」等三個面向是商圈提升服務價值、行銷精準度與營運效率,變身「智慧商圈」的關鍵領域。

在智慧運輸面向上,運用智慧運輸技術,進一步減少等車時間、塞車時間、擠車困擾、找停車位時間及找不到店家位置等交通不便狀況的發生,進而提升消費者前來的意願,將是未來實體商圈吸引人走出戶外、與網路購物「宅在家經濟」競合的首要關鍵。

在智慧消費面向上,智慧商圈則須從消費者獲得資訊、進行消費體驗,直到行動支付等「消費旅程」各個環節的智慧化工作切入。

首先,運用適地性導購技術根據時間、地點或消費者個人偏好推送適合個別消費者的廣告訊息(如午餐時間推送午餐特惠訊息、店家特定方圓內發送廣告、精選商圈內適合個別消費者之商品進行推薦),引發消費者購物的動機。

其次,消費體驗亦可透過智慧裝置加以擴張,如體感試衣鏡、互動購物牆等,均是提供消費者更多商圈遊逛樂趣或更多消費選項的設計。最後,行動支付技術將提升付款便利性。在功能上最佳化、在體驗上最大化,將是實體商圈未來吸引力的第二個關鍵。

面對智慧化的消費者,「店家的智慧化」是必不可欠缺。在智慧店家經營上,店家將能運用智慧技術更深入了解消費者的特性,並進行更準確的行銷資源投入。

例如動線分析與眼球分析技術,能夠告訴店家客人眼光集中哪些商品、沒買商品的客人來商場/商圈做什麼。

而如RTB實時競價廣告等廣告投放技術,則能協助店家將廣告發到真正喜歡商品消費者的手機裡面,減少「廣告打不中」的機會,提升營運效益。

智慧城市的願景廣大,但實現智慧化缺一不可的技術與市場,將能搶先在商圈發生交集。智慧城市的未來就將從智慧商圈開始。

 

原文刊登於經濟日報,104年03月15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