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商業興觀點》拉升經營品質 服務業發展戰略

商發院創模所流通產業組組長 林原慶

服務業占我國GDP比重近70%,胃納龐大就業人口、有效活絡地方經濟,卻總在我國國家級產業戰略中被長期忽視。究其原因,傳統服務業總被視為是利潤低落、員工待遇極差的「低附加價值」產業,導致產業與政策資源投入卻步。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日本經濟新聞社每年以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及利潤成長率等指標,從亞洲上市企業中選出「Asia300」排行。在此最具獲利實力的亞洲企業排行榜裡,服務業在前十大企業中即占據七名,包含電信業的新加坡星和移動及南韓SK電信、資訊服務業的中國大陸百度、零售業的中國大陸貴州茅台及印尼聯合利華、物流運輸業的泰國機場公司及新加坡普洛斯。

有意思的是,惟二進入前十大排名的台灣企業,是大立光電及可成科技,皆為科技製造業。

從以上排名可以理解,服務業同樣有機會成為具備高獲利能力、創造高品質就業機會的國家經濟支柱,但重點乃在於服務業的經營品質調整。

以日本為例,日本服務業近年派遣員工的比率顯著攀升,如零售業龍頭永旺達66%、餐飲業龍頭吉野家及照護業龍頭ニチイ學館皆高達83%。且除了員工勞動條件低落之外,經營狀況也持續惡化,屢屢列名年度血汗企業排行。

然而,同樣從事貿易、批發零售核心業務的日本大型綜合商社,由於獲利能力強,不僅創造長期優異的ROE表現,更有能力提供高水準的員工待遇。

日本大型綜合商社的員工平均年薪高達1,129萬日圓,遠高於日本平均年薪660萬日圓,且平均年資逐年成長、派遣比率極低。

主因即在於日本商社從勞力密集的傳統服務業型態,走向善用市場情報分析、跨國供應鏈掌握及資本操作等優勢能力,成為以高階人才為核心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為服務業高品質經營的標竿典範。

亦如日本策略大師大前研一提出的品質國家發展模式,台灣現正邁向已開發國家型的經濟結構,服務業轉型勢在必行。

如何以政策性引導「高品質經營」的服務業發展,不要讓本來就缺乏競爭力的低端低薪產業供給過剩,是比追逐規模及產值更為重要的服務業發展戰略。

 

原文刊登:經濟日報-105年8月16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