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商業興觀點》文創觀光 深度旅遊新體驗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人才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張敏玟

景氣低迷,物價不斷上漲但薪水卻沒漲,國人不得不看緊荷包,除了餐飲業因國人在苦悶經濟中偶爾想犒賞自己加持下逆勢成長,非生活必須的產業隨國人緊縮消費已開始感受到較大的營運壓力,文創產業和觀光都是近期受影響較大的業別。

雖然大環境不理想,隨國人逐漸重視休閒生活,各地方博物館、市集、老街周末常聚集人潮,文創體驗經濟和文創觀光只要能創造出價值和不可取代性,讓文創消費變成民眾犒賞自己或放鬆的習慣之一,未來或許可以像餐飲業一樣在不景氣中仍可逆勢成長,創造出新出路。

就文創體驗經濟而言,許多文創業者開始把商品、服務或展演,結合課程、導覽解說、DIY、體驗、拍照背板、活動結束的握手合照等,讓消費者操作或體驗,透過創造難以取代的經驗來增加顧客參與感,同時刺激周邊商品消費,創造出顧客認同感和經濟收益。

成功的文創體驗服務會需要人手、空間、裝潢、素材來多元搭配,直接和間接成本並不低,再加上台灣產業常有一窩蜂熱潮,成功的店家周邊常會出現競爭商家推出類似的產品或服務,以模仿或削價加入競爭,故文創體驗服務業者需仔細思考目標客群、服務定位、差異化和定價策略,也要不定時搭配優惠或推廣活動,服務與時俱進和不斷創新維持其獨特性和質感,否則難以持續獲利。

跟體驗服務相比,文創觀光的範疇較大,只要能與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相關的旅遊、餐飲甚至交通等都可涵蓋在內,但要如何做出差異化和讓旅客感受到文化、藝術、創意才是成功關鍵。

台灣國內旅遊團不論是針對外籍客群或本土客群都常淪為消費團,有些低價團甚至每天消費點比景點參訪數要高,或者景點停留時間比消費店停留時間少,造成旅遊品質大打折扣和旅客對國內旅遊質感印象不佳,長久下來旅客再消費意願不高,回頭客變少,自然威脅產業永續經營或持續成長。

隨陸客銳減,部分觀光產業和熱門景點周邊的餐飲零售業開始感受到來客量明顯落差,建議可思考轉型做高單價的文創觀光,讓旅客可感受到台灣豐富多元的特有文化歷史,搭配高質感的體驗服務、藝文演出、深入的導覽服務等來取代現有景點蜻蜓點水不斷趕行程跑消費店,創造難忘的優質多元文創旅遊,旅客才會願意付出較高代價,提升獲利和帶動產業升級。

要推動文創觀光,政府或產業都應思考配套和投資,如導覽人才對文化歷史、藝術方面的重新培訓,文創產業與觀光產業媒合及異業結盟,或藝文表演和文創體驗項目納入行程、消費店或伴手禮通路加入工藝產品、文創小物及設計商品等,產業整體的整合行銷和交通接駁方案,藝術文創節慶行銷或定期活動搭配優惠聯票套票,來推動周末休閒或連假輕旅行等都是可思考發展的方向。

 

原文刊登:106/2/14經濟日報B5經營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