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推廣奉茶文化 先學說好故事

台灣茶業發展可溯及從荷據時代的轉口貿易開始,到清末時期先民從大陸沿海省份,將茶種、栽植方法、製茶技術傳承到台灣,發展迄今有幾百年歷史。直到140餘年前英國人約翰杜德(John Dodd)及台商李春生協助,將台灣茶葉以Formosa Oolong Tea名義行銷美國紐約,台灣所產烏龍茶才能躍登國際舞台。

台灣茶發展約在17世紀就有記載,且特殊的地形也孕育出特殊口感的茶葉,台灣先民不斷創新改進,相繼推出條型包種、東方美人、半球形包種茶,成為代表台灣的特色茶。再加上珍珠奶茶等飲品在國際市場逐漸流行,使台灣茶飲在國際市場中知名度逐漸開展。

奉茶是一種人情味,田邊、路邊及廟宇都有奉茶文化,也代表台灣好客精神的文化,可以用禮儀或儀式中呈現出台灣茶文化之特色。透過茶藝教學,傳達台灣如何品茗、如何泡茶,並推廣台灣茶藝,同時結合茶產地故事,或是台灣十大經典茶,運用茶的公益廣告,將台灣好茶推廣出去。文化觀光已被視為一個特殊的觀光類型,茶文化旅遊也成為新興的文化觀光方式。茶在英國已經超過350年以上歷史,在當地留下歷史遺蹟、文化與塑造的地方特色,形成許多文化觀光景點,吸引世界各地民眾去了解及探索。例如英國有名的茶品牌TWININGS利用品茶活動體驗與商品作結合,讓人品茶後就購買茶品,同時TWININGS將茶與茶船、皇室、大笨鐘、倫敦眼等英國意象結合起來,英國文化與茶就會變的密不可分。當這些商品經由旅客、網路、國外分店方式行銷至世界,英國茶文化也隨之傳播出去,吸引國外旅客入境旅遊。

英國當地不產茶,卻可以把茶發揚光大及獨創自己的喝茶文化,英國人把喝茶文化拉到國家層次,提升喝茶文化意涵。由於觀光產業發展,英國政府特意保留及修復Woburn Abbey英式下午茶發源地,開放當地之花園、骨董中心、下午茶室、鹿園等,使遊客充分體驗英式莊園生活,成為當地著名觀光景點。

台灣有豐富的茶資源及歷史文化,是可以創造很多的茶主題資產,但這些主題必須與故事串聯才會有價值。例如台灣有許多茶園及百年茶行,包含台北大稻埕的茶葉歷史,甘州街俗稱為茶葉街,就占有很重要的產業地位,貴德街的「錦記茶行」、民生西路的「新芳春茶行」、西寧北路現為全祥茶廠的「南興茶行」、重慶北路的「有記名茶」,都是茶葉發展開拓的重要功臣。雖然產業已經外移,造成甘州街沒落,但仍有少數茶行在此繼續經營道地的茶文化,形成產業脈絡歷史難得珍貴的文化遺產。例如重慶北路上的朝陽公園為茶業主題公園,記錄茶產業過去的貢獻,期待未來能透過茶與文化、休閒、觀光的結合,透過茶旅行,造訪台灣著名百年茶行,搭配浪漫台三線,運用桐花、柿子、白鷺鷥、藍鵲、擂茶、粄條等元素,結合在地民宿及茶園觀光,讓茶旅行飄散濃濃的台三線沿途的浪漫客庄氣息,並帶領國外旅客深入茶園,一起喝茶、看茶、聽茶及體驗茶,將台灣茶的自然與人文串連起來,融合傳統及創新方式,感受台灣茶不同樣貌。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羅婧綺)

原文刊登:107/10/28-經濟日報A12產業追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