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洗衣業三招再創新局

根據我國產業分類標準,洗衣產業可定義為「從事以機械、手工或提供投幣式機器來洗濯、熨燙衣物、毛巾、床單、地毯、皮衣以及其他紡織製品」之產業。 

若以實際經營型態,可分為傳統洗衣店、連鎖加盟洗衣店以及自助洗衣店等型態,又以傳統式經營最為常見,營運規模也較小,且經營場所亦為業主本身所居住場所;另外,連鎖型洗衣店透過門市(營業據點)收件,並由公司配合之物流士收送衣物至中央工廠進行洗滌、熨燙等程序,再送回門市供消費者取件,經營規模較具企業化,且品牌總部可提供行銷、人才培訓方面也較健全。 

自助洗衣店近年因消費習慣改變與較不受營業場域大小限制的特性,營業據點可深入至住宅與商業區,貼近消費者生活領域,也成為消費者使用洗衣服務之首選。 

由於洗衣產業面臨到整體產業萎縮且高度競爭的趨勢,導致產業內部每家業者平均規模逐年下降。以銷售額來看,洗衣服務業之產業規模從2013年的827.17億元,大幅衰減至2019106.82億元,衰退幅度近九成;但經營家數卻從2013年的6,012家上升至6,449家,新增近450家,使洗衣產業在2019年平均每家營業額僅有165萬多元,形成產業內部高度競爭之局面。 

商研院盤點洗衣產業目前的經營挑戰,包含總體環境衝擊業者經營、穿衣風格改變與布料機能提升降低消費者洗衣需求、工廠與店家缺乏專業人才與第一線從業人員等面向。 

不過,更大挑戰於洗衣產業服務價值嚴重低估,消費者不願對於專業洗衣服務提高願付價格;對業者而言,沒有高利潤,較不願意在技術上精進,最後僅能落到削價競爭。此外,洗衣產業常被認為是高汙染與噪音產業,視其為鄰避設施,紛紛拒絕其設立在住家附近,也為業者帶來困擾。 

為減輕洗衣業者之經營困難以及提供產業轉型策略,商研院提出幾點建議:一、辦理行業業師表揚,提升洗衣產業專業形象:雖然洗衣業被一般消費者認為進入門檻較低,但專業洗染方面專家必須瞭解化學、紡織材料、染整、皮革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時時提升自身能力與相關知識。建議可透過同業舉薦方式,選取洗衣業中經驗豐富且具有指標性人物,並給予公開表揚,可提升洗衣業從業人員社會地位,亦可讓後進者有可仿效之對象。 

二、運用社群媒體或平台行銷,增加產業知名度:傳統洗衣店不僅面臨店面規劃、經營方式、科技運用等方面問題,甚至亦有行銷能力與服務品質等課題需克服與提升。建議可給予業者銷售策略、服務品質、顧客相處、甚至如何透過規劃促銷策略,或是運用AppLINEFB等社群媒體廣泛宣傳,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瞭解,提升業者利潤。 

三、優質店家評鑑比賽,建立同業仿效範例:有些傳統洗衣店業者持續在洗衣技術上精進,並可依據消費者需求進行清洗、染色等客製化需求,或是透過技術升級方式創造洗衣業之附加價值。建議可舉辦優質店家評鑑比賽,一方面可獎勵業者提升技術、創造附加價值,另一方面亦可翻轉社會大眾對洗衣業者的既定印象,認為其係一低技術含量之產業,進而吸引更多同業與新進入者投入提升服務品質。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 傅中原)

原文刊登:110/01/24-經濟日報/A12產業追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