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產業追蹤》二代接班 先培養獲利思維

商研院根據多年來舉辦企業二代班的經驗發現,沒法獲利與沒有獲利思維是二代非常欠缺的知識與技能,而獲利模式除多與同儕討論、分享外,平常思考獲利來源亦是重要的方向。 

其實一家公司可以有多重獲利來源,如資產銷售、使用費、廣告、會員費、租賃費、授權費、仲介費等,例如蘋果電腦的收益流包含:硬體、內容、零售商、置入廣告、授權配件、通訊分成、手機支付。  

商研院分析有十個獲利來源是二代應該要知道。首先是賣產品/衍生品:要思考如何讓顧客滿足,如釣與餌模式與搭售模式,如刮鬍刀與刮鬍刀架同時銷售,LINE除提供通訊軟體還賣貼圖,蘋果除賣手機還賣App軟體,利用品牌授權/技術授權;如日本巧虎授權台灣台農公司濕紙巾包裝上印巧虎圖案,造成台灣台農銷售業績大增。此外亦可賣自我品牌,如Costco的自我品牌。 

第二是賣服務:讓顧客滿意,賣Good不是Goods,連結買方與賣方的airbnbUber,賣動態消息的FB,賣雲端服務的AWS。第三是賣方案:IBM強調賣Total Solution,協助企業完整解決問題,GE飛機與米其林輪胎,都是以使用時數為核心,提供解決方案。第四是賣體驗:讓顧客實現追求,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生活體驗,福壽與桂冠公司都是食品公司,開體驗店找來最終消費者,體驗自家產品或教大家廚藝,目的在賣售自家產品。 

第五是賣標準(權威):讓顧客認為你是權威,VHS& Beta之戰,雙方目的在取得標準。Intel Inside強調的是要素品牌,但心裡想的是我是標準、是權威。某深海魚油品牌強調純度85%,就隱含告訴你「我就是權威」。 

第六是賣思想:讓顧客成為永遠的忠誠者,可口可樂賣的是美國生活型態,麥當勞賣的是美好快樂回憶,電影賣的是一種情境、氛圍、希望與夢想,各家企業強調自己是正宗,是第一、是唯一,都是這個道理。 

第七是賣跨界:商品愈來愈多,如何與互補性商品、人物結合、發揮1+1>2來創造話題,如法拉利跑車與筆電合作,透過分享市場、品牌、顧客、技術、通路等,日本東京新宿BIC CameraUniqlo跨界通路合作,引領風潮,國內愛西迪公司公司引進國外品牌授權商品,與各產品跨界合作即是一例。 

第八是賣更迭:新一代商品通常利用1.02.03.0方式推出新產品,造成一段時間需要更換搶購的風潮,這種利用創新擴散曲線2.5%創新者與13.5%早期使用者,搶先採購方式,再擴散到34%早期大眾與34%晚期大家的擴散模式,是新的行銷模式。 

第九是賣訂閱:近來訂閱制度盛行,供應商透過訂閱制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需求,精準掌握客戶行為,提供精準服務。 

Adobe與微軟公司均是靠訂閱制翻身的模式。Netflix 靠訂閱制洞察消費者需求,精準推薦影片給消費者。 

第十是賣平台:由平台上有供給方與需求方,以及有效率的資訊系統,讓供給方將產品或服務放到平台上來,需求方可在平台上找到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供需雙方透過有效率的資訊系統,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媒合及支付,物流迅速送到買方。這樣的平台在全球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有效率,包含UberAirbnbPC Home Momo,都在賣平台。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王建彬)

原文刊登:110/09/12-經濟日報/A12產業追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