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濟日報】《商業興觀點》拉抬微型創業 借重業師經驗

青年是國家競爭力與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他們不僅具創新想法與行動力,再加上對於各類議題的熱忱與衝勁,因此青年創業也常被視為城市競爭力的指標。疫後的消費型態,隨著數位及體驗經濟的蓬勃發展,加上自媒體的興盛,對30歲以下、Z世代這群數位原住民而言,更是絕佳發展的機會。他們靠的不見得是財力、背景或技術,而是無限的創意與熱情。 

新世代的創業模式與傳統型創業最大的不同,除了簡化的手續,以及不再侷限要實體門市,更減少許多設置硬體資金的壓力,對於青年朋友們可透過「自學」的方式學習相關的知識,尤其是在商業模式中結合更多的數位科技應用,激起更多人投入創業或是創造斜槓身分的意願。依商研院輔導經驗,台灣創業中五人以下的微型創業約占85%,接受政府資源或輔導協助者相對發展順利。 

近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也提供創業貸款、顧問資源、實驗場域…等資源,協助青年將創意實現,轉化為可行的商業模式。商研院南部院區近年來關注青年創業及 地方創生註 ,協助輔導陪伴許多青年微型創業,如2021年在疫情期間,以咖啡及手搖飲的微型創業模式,協助陪伴桃園市301835歲有意創業的青年,學習開店應具備的技能,並由顧問檢視診斷學員的創業構想計畫給予修正建議,以低成本的實驗方式,從擺攤過程中展示個人風格,更體驗創業歷程。 

在商研院輔導陪伴過程中,也察覺到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重視個人價值的展現及環境生態保護,例如擁有咖啡莊園營運經驗的Emily,透過設計開發不同的咖啡、糕點,搭配旅遊行程,讓消費者更加認識桃園的環境與生態。 

此外,大多有創業動機的青年不知如何展開創業過程中「產銷人發財」各項工作,以計畫中的「圓桌咖啡」為例,創辦人憑藉著對咖啡的專業與熱忱,開發獨特風味之特調咖啡包,及可DIY製作的專屬飲品,但創業初期以電商零售為主,缺乏直接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對於成本管控與客群經營的掌握度有限,並無法針對現況做出改善。 

因此商研院在陪伴輔導過程中,首先以商業畫布的方式展開各項工作規劃,就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客群管理提供改善建議,例如透過打卡按讚、Google評論等方式來提高品牌聲量,並持續更新IGFB動態增加可觀看的資訊,以及如何經營客群與觀察消費者動態,快速修正銷售策略,最終在市集銷售獲得不錯的反應與迴響,也為未來實體展店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此外,商研院調查受輔導青年的意見發現,微型創業過程中所須協助資源以「專業輔導顧問及業師輔導」,以及「實驗場域銷售」的方式最有實質助益,前者可提供實戰銷售的經驗並針對現況提供一針見血有效的改善建議,對創業新手而言,洞悉本身問題及消費市場需求,減少錯誤、虧損,進而清楚未來整體營運方向。提供實驗場域銷售則有助於消費者溝通及服務品質的提升。 

建議未來中央或地方政府在提供創業資源上,除了資金與輔導業師,可增加提供銷售試賣等機會,來提高青年的創業成效。

(商業發展研究院南部院區研究員 柏佩妤)

原文刊登:111/05/24-經濟日報/B5經營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