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模式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商時報】《商研良語》新常態新冠疫情下的市場經濟,誰是贏家

今年5月本土新冠疫情再起,宛如又見到前年疫情下發生的場景,整體內需經濟活動放緩,相關服務業衝擊無法避免。此時,服務業如何看待未來可能出現常態性新冠疫情帶來影響及後續因應的作法呢?

在回答這個課題之前,先來看看我們似乎正在經歷一場宛如在1993年票房賣座的美國電影「今天暫時停止」情節,該電影劇情很簡單但深富意涵,男主角比爾.莫瑞因報導一年一度的小鎮土撥鼠節活動而陷入每日生活情節重複的情境,每天都在重複22日的人、事、時、地、物的時間與生活排程的循環。男主角從最初的憤世嫉俗心態轉變為每日學習新知識與才藝,補足人生情感及危機應變能力,最後改變自己並得到昔日意想不到的人生回報與喜悅。這段故事情節也告訴大家在新冠疫情可能出現常態性的流感症狀時,企業及個人應以平常心來因應它,以轉型及升級與自我提升找出競爭力與活力,擴大適應力與永續力。

1. 韌性、市場與數位需自身打造

服務業在面對未來新常態性新冠疫情的挑戰時,經營者如何以結構轉型、重整、或打掉重整的方式來迎接新商業風貌已是必須面對的課題。自身韌性、市場規模化、與自動化智慧化,這些都是服務業保有優勢的作法,更是為新常態性疫情的市場贏家。

回顧前年年初新冠疫情因封城對商業服務業產生負面影響,為因應內需市場衰退的情形,台灣知名速食連鎖店即導入無接觸式的自動化服務,維持營運動能與延伸外送服務。例如麥當勞、肯德基、繼光香香雞、摩斯漢堡等速食快餐店,當時即已結合數位科技與無接觸式下單自動化服務方式,維持營運韌性與活力。

作法上以各式網路及手機下單,提供消費者預訂購商品及快取、零接觸外送及車道點餐服務,設計並推出線上相關優惠活動,於餐點外包裝貼有安心防疫安全貼封條。對於微型及自營店家而言,善用政府的各式數位轉型輔導、補助或自主性的數位優化及轉型,應是留住市場及經濟流動性的不二法則,更是維持店家及商家生存基本動能的必要路徑。

2. 商業典範位移與數位金融應用

今年疫情再起,這也像是對企業及個人在數位化的期中考驗收般,看看那些企業或店家可以做到「浴火重生」與「風華再現」,做好做足重新評估傳統營運方式及想像商業新模式,提供精準服務模式推出新型態的消費、供給、交易、及生產力的結構性調整及創新應用服務。

另外,全球的商業行為典範也因疫情持續而發生位移,數位化金融經濟已漸為主流,疫情發展更加速了無接觸式金融支付工具的應用,以符合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要求。例如英國自動提款機的使用率都在以每年614%的速度下降中。台灣機器人理財業務則是在20176月開放,初期乏人問津,直到2020年出現爆發性成長,開辦家數增加到13家,投資人數則約9萬人,資產管理規模已達25億元。這也說明在新常態疫情下的數位式支付工具導入與新型數位商業服務模式已改變一般人的生活型態與消費模式,更加速企業數位轉型節奏。

3. 遠距與異地協力是常態

最後,因疫情而居家辦公或分流上班及遠距學習已是新常態,推升各式視訊會議工具及線上社交應用平台的使用,同步帶動多家視訊軟體商機迅速發展包括ZoomSlackMicrosoft’s TeamsHouseparty app等。此外,因電子簽核或電子簽名也出現爆發性需求,帶動如DocuSignDottedSign 等公司的業務成長。各式雲端數位服務與計算、及資安精進的數位解決方案也促使市場虛實整合交易服務與企業員工在家辦公與異地協力的市場需求。

總之,對於疫情期間經營困難的服務業業者都必須快速地找到政府或民間串聯資源,適時適地結合若干適己的數位科技與創新服務內容,重新定位市場競爭力,重組服務產業供應鏈及企業活力能力建構。就如前述的電影情節,新冠疫情給予企業的危機,也是轉機。未來,企業必須不斷地練功,強化自身結構,做好自我評估與診斷,以優化市場鏈結及新韌性發展。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科技應用研究所所長 黃兆仁) 

原文刊登:111/06/24-工商日報/A6名家評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