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趨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Yahoo論壇】物聯網時代 做軟體業的該怎麼樣才會紅?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資訊室主任 洪子逸

從早期的ERPCRMSCM,其後之Web ServicesCloud Services,到近期的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這些軟體業者所熟悉之關鍵詞 ,也是近三十年來軟體業的發展歷程。

可惜的是,過去這三十年來,真正算得上國際間知名之台灣軟體業者卻付之闕如。與其靠不斷追逐軟體業所戲稱之「關鍵詞行銷」趨勢來發展、銷售軟體,倒不如回歸作為企業的本質——仔細探索並滿足客戶真正的需求,才有辦法找尋到軟體業下一步擴展規模的利基點。

無論是製造業的精密機械、航太、電子業,或是服務業的金融、零售、餐飲業,甚至是網路業的電商、社群、遊戲業,台灣軟體業者在上述各行各業,都開發不少軟體以協助這些企業營運。然而,除了部分有能力的企業可自行開發軟體外,多數人力物力不足之企業,通常會選擇與軟體廠商合作,直接採用軟體廠商所提供之產品或服務(即軟體業的「解決方案」),抑或另外再花成本為企業進行客製化。

照理說,這種看準軟體導入後企業不易更換、以產品「綁定」企業之商業模式,在台灣人力物力成本仍較國外低的軟體業者,跟隨著台灣企業客戶於海內外營運,應有一定之規模經濟及合理利潤去進一步研發軟體、開拓國際市場。

但事實上,我們軟體產業一直未見起色,無法跟硬體產業或其他產業相提並論。若以「純軟」的角度來看,以我們的線上遊戲業者為例,營運曾名列世界前茅,有國際化、執掌全球牛耳之機會,如今卻多以代理美日韓遊戲為主,亦難與他國軟體業者競爭。

我國軟體業若要有長期、具規模之發展,應當回歸到滿足客戶需求之企業基本任務,才有辦法找到潛力方向。國外各家軟體產品或服務,無論是大型解決方案或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還是小型模組或單一系統,多為先發掘客戶之問題,由小規模專案開始滿足其需求,不斷匯聚產業知識,累積開發經驗後,才有辦法成型。

這樣的產品或服務,有產業知識做後盾,可避免閉門造車,若再搭配敏捷式開發或其他有效率之軟體工程方法,維持軟體品質並縮短開發時間,才有辦法通過客戶的檢驗,進而在市場上生存。

這些在商業或系統分析等理論,其實早已廣為人知;然國內多數軟體業者,願意花在整個軟體專案超過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以上時間,為企業有系統地、扎實地做問題發掘及需求分析者卻不多。因此,軟體業者自然不易透過各家企業之專案,累積堅實之知識及經驗,型塑出適當之產品或服務,當然就更難去歸納出哪裡有潛力或利基、如何進軍海內外市場等進一步之問題。

台灣的餐飲業如鼎泰豐、自行車業如捷安特等,這些台灣商家或產品,也是走過仔細探索他們客戶之過程,了解客戶真正問題及需求而找到利基,現都為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之國際知名企業。

同為服務業的軟體業者,這項作為一個企業該有的基本功實不可少,「關鍵詞行銷」下的軟體,並不一定是客戶所真正需要。待知識及經驗成型後,不需引導,業者自有能力找到屬於自己之潛力方向,軟體業的下一步自然明朗。

原文刊登:107/3/29-Yahoo論壇 職場精力湯

TOP